近期中东地区局势因美以对伊朗核设施的袭击而愈发紧张。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指出,尽管伊朗多处核设施遭受重创,但伊朗极有可能“在几个月内”便能够重启浓缩铀的生产。
伊朗的部分核设施在袭击后仍然存在,凭借其现有的技术与工业能力,在短短几个月甚至更短时间内,使几台离心机运转并产出浓缩铀并非难事。此前,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和军事设施发动轰炸,美国随后也加入其中。然而,各方对于袭击结果的评估却大相径庭。以色列和美国高调宣称伊朗核设施被严重摧毁,核计划倒退数年;但国际原子能机构却认为“摧毁”一词言过其实,美国泄露的情报也显示,袭击造成的破坏程度仅为“中等到严重”。
目前一个关键且扑朔迷离的问题是,伊朗在遭受袭击前,是否已将部分或全部高浓缩铀库存转移。这些铀的浓缩程度高于民用水平,虽未达到武器级,但其去向却成谜。格罗西坦言,国际原子能机构并不清楚这些材料的下落,它们有可能在袭击中被摧毁,也有可能已被转移,而查明这些情况至关重要。
与此同时,伊朗方面的态度也十分强硬。伊朗议会已投票决定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,并且拒绝格罗西访问受损设施的请求。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称核设施受损程度“严重”,但具体细节尚未明晰。不过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强调,伊朗核设施损失并不严重,且不会放弃其核计划。
美国总统特朗普坚称,美国的轰炸已让伊朗核计划倒退“数十年”,但如今国际原子能机构给出的结论却似乎与特朗普的说法背道而驰。倘若伊朗真如格罗西所言,在几个月内就恢复浓缩铀生产,那么特朗普所宣称的摧毁伊朗核设施的目标显然未能实现。这不仅让美国在国际社会上面临舆论压力,也使得其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布局陷入尴尬境地。
美以对伊朗核设施的袭击,看似是为了遏制伊朗的核发展,但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判断来看,这一军事行动或许并未达到预期效果,甚至可能激发伊朗更为坚定地推进其核计划。
股票怎么加杠杆买入,专业在线配资,免费配资炒股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