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90年,李明灏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普通家庭,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,但他硬是靠着聪明劲儿和一股不服输的倔强,考上了湖南陆军小学。
后来,李明灏又进了保定军校,跟彭德怀成了同学。那时候的军校生活苦得很,每天操练到半夜,吃的还不如乡下猪食,可李明灏愣是咬牙挺过来了。
毕业后,李明灏投身军旅,先是在湘军混了几年,后来又辗转到北洋军阀手下干过一阵子。但他这人有个特点,就是骨子里有点理想主义,不愿意一辈子给人当枪使。
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,李明灏果断带着部队投了国民革命军,算是正式踏上了革命的路。这之后,他跟彭德怀的联系就没断过,俩人虽然走的路不一样,但心里都装着救国救民那点念想。
到了抗战时期,李明灏已经是国民党军里有点名气的中级军官了。他参加过台儿庄战役,带着部队跟日军硬碰硬地干过好几仗。
李明灏打仗不含糊,对手下也还算厚道,所以在部队里口碑不差。抗战胜利后,他因为跟共产党有些交情,又不愿意跟蒋介石一条道走到黑,就慢慢淡出了军界,过起了半隐退的生活。
1949年是中国历史翻天覆地的一年,解放战争打了三年多,国民党眼看着大势已去,蒋介石忙着往台湾跑,共产党这边则是士气高涨,准备接手整个中国。
3月份,中共在西柏坡开了七届二中全会,这次会议可不得了,定了新中国的蓝图,还强调了“两个务必”,就是要让党员干部别忘了艰苦奋斗的本色。
彭德怀那时候忙得脚不沾地。他刚带着西北野战军打完几场硬仗,把胡宗南收拾得服服帖帖,正赶往西柏坡开会。
就在石家庄,他跟李明灏撞了个正着。
彭德怀当时坐着军车,风尘仆仆地往西柏坡赶,车队在石家庄停下来歇脚。
他下车透口气,恰好就看见路边有个熟面孔——李明灏。那天天气还挺冷,李明灏穿得单薄,站在那儿有点瑟缩。彭德怀一眼认出了他,二话不说,走过去就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披在了李明灏身上。
李明灏愣了一下,随即就乐了,说了句:“彭老总真重感情。”这话听着简单,可背后是俩人几十年的交情。
彭德怀跟李明灏在保定军校那会儿就关系好,后来虽然各奔东西,但这份情谊没丢。
这回见面,他见老朋友过得不好,二话不说就先顾着人冷暖,这种作风很彭德怀。
这事儿乍一看挺平常,不就是俩老熟人碰个面,递件衣服吗?但细想一下,1949年那会儿,这可不是小事。彭德怀是共产党的核心将领,李明灏却是国民党那边的人,虽然他已经退下来了,可身份上还是有条线在那儿。
按理说,彭德怀完全可以装不认识,或者寒暄两句就走,但他没这么干。他不仅认了人,还把衣服给了李明灏,这说明啥?说明他心里压根没把那些派系的框框套套当回事,他看重的是人,是老朋友的那份情。
1949年,国民党败局已定,好多人忙着投机倒把,可李明灏没这么干。他早就看透了国民党那套把戏,选择了退出。
这俩人搁在那个乱哄哄的年头,还真有点惺惺相惜的意思。
这次偶遇后,李明灏没啥大动静。1949年以后,他留在了大陆,没跟国民党跑台湾。据说他后来在湖南老家住了段时间,靠着点积蓄过活。
新中国成立后,政府对这类老军官的政策还算宽松,晚年他过得挺平静,偶尔跟老朋友聊聊往事,回忆回忆过去。
参考资料
自律之心——(2)李明灏:细行与大德.醴陵市档案馆官方公众号《史志醴陵》.2018-10-19
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株洲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. 《株洲文史 第18辑 黄埔昭辉》 1995
胡必林 方灏编. 《民国高级将领列传》 2006
沉度 应列等编. 《国民党高级将领传略 (第二版)》 2005
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. 《湖北省志人物志稿 第1卷》 1989
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. 《文史资料选辑 第20册 总第57-59 合订本》 1986
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. 《湖南文史资料选辑 第12辑 纪念湖南和平解放三十周年专号 (一)》 1980
#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#
股票怎么加杠杆买入,专业在线配资,免费配资炒股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